NY∕T 1860.30-2016 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30部分:水中解离常数(农业)
ID: |
FD4D50C335804EFDBFB402DB16E667F5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88 |
页数: |
12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7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 /T 1860.30一2016,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,第30部分:水中解离常数,Guidelin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hysico-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sticides,Part 30: Dissociation constant in water,2016 - 05-23 发布2016 - 10 - 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目Ij 1=1,NY / T 1860 << 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》分为38 部分:,一一第1 部分:pH;,一一第2 部分:酸(碱)度;,一一第3 部分: 外观;,第4 部分: 热稳定性;,一一第5 部分:紫外/ 可见光吸收;,第6 部分: 爆炸性;,一一第7 部分:水中光解;,一一第8 部分: 正辛醇/ 水分配系数;,一一第9 部分: 水解;,第10 部分:氧化/ 还原:化学不相容'性;,一一第11 部分:闪点;,一一第12 部分:燃点;,一一第1 3 部分: 与非极性有机榕剂混溶性;,第14 部分: 饱和蒸气压;,一一第15 部分: 固体可燃性;,一一第16 部分: 对包装材料腐蚀性;,一一第17 部分: 密度;,第18 部分:比旋光度;,一一第19 部分: 沸点;,一一第20 部分: 熔点/ 熔程;,一一第21 部分: 黠度;,第22 部分: 有机榕剂中洛解度;,一一第23 部分:水中溶解度;,第24 部分:固体的相对自燃温度;,一一第25 部分: 气体可燃性;,一一第26 部分: 自燃温度(液体与气体) ;,一一第27 部分: 气雾剂的可燃性;,第28 部分: 氧化性;,一一第29 部分:遇水可燃性;,一一第30 部分: 水中解离常数;,一一第31 部分:水溶液表面张力;,一一第32 部分: 粒径分布;,第33 部分: 吸附/ 解吸附;,一一第34 部分: 水中形成络合物的能力;,第35 部分: 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(凝胶渗透色谱法) ;,一一第36 部分:聚合物低分子量组分含量测定(凝胶渗透色谱法) ;,一一第37 部分: 自热物质试验;,NY/T 1860. 30-2016,I,NY/ T 1860. 30-2016,E,-一第38 部分: 对金属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,本部分为NY/ T 1860 的第30 部分,本部分按照GB/ T 1. 1-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: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,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: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、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,本部分主要起草人: 许来戚、吴进龙、谭头云、孙剑英、黄晓华、方路、谢佩瑾、张钦杰,范围,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,第30 部分:水中解离常数,NY/T 1860 囚犯-2016,本部分规定了农药纯品水告内容等基本要求,本部分适用于农药,2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,2. 1,或,解离,解离,通,导率(极限摩尔电导,其中A~ 为极限摩尔电字写咽腼且泳效应的影响因子二卓画晻 可孙电常数和教度有关;ql1 ", 是弛豫,效应影响因子,在稀溶液状态下,当温度、溶剂一定时, ρ 、q 为定值,该公式简化为,11", = 11;:,' - A C,O,. 5,其中.A 为常数,该公式表明,在稀榕液状态下, il,n 与C O . 5 呈线性关系,3 试验方法,安全提示: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。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。使,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,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,3. 1 方法总则,1,NY/T 1860. 30-2016,3. 1. 1 方法原理,水中解离常数的测定有4 种方法,分别为pH 直接测定法、滴定法、分光光度法、电导法,解离常数在环境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依赖性一般是很弱的。解离常数的测定步骤是,首先检测被测,物质解离和非解离状态下的所生成的各组分浓度或相对浓度,然后计算解离常数。当被测物质是一种,酸或碱时,可检测被测物质解离型和非解离型的相对浓度及pH ,从而确定其解离常数。对于具有多个,解离常数的物质,也可通过对每一解离步骤建立类似的方程来进行。本方法的某些部分也适用于非酸/,碱解离的情况,确定pKa 的基本方法有两种: 一种为以适当的标准酸或标准碱滴定已知浓度的被测榕液,此为滴定,法原理;另一种为测定解离型和非解离型的相对浓度及对pH 的依赖性,此为pH 直接测定法、分光光,度法和电导法原理,3. 1. 2 参照物,各方法的参照物是相同的,参见附录A ,参照物主要用于方法校准,并用于和其他方法进行结果比较,不必每次均需使用,3. 1. 3 试验条件,3. 1. 3. 1 被试物纯度的要求,用于测定的被试物应为纯品,有效成分(被测物质)的纯度应在98 % 以上;所有方法均应考虑被试,物中杂质对结果的可能影响,3. 1.3.2 环境条件的要求,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波动应控制在士l OC 范罔内;如可能,宜在2 0 0C 进行测试,如果怀疑解离常数与温度显著有关,则还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其他温度下测定,温度应间隔,10 0C ,并且检测时的温度波动也应控制在士O .l OC 之内,3. 1. 3. 3 检测方法的要求,四种检测方法均应有足够的灵敏度,以便能在所配制的榕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水平上测定不同的,解离形式,3. 2 方法-:pH 直接测定法,3. 2. 1 适用范围,pH 直接测定法不适用于榕解度低的物质(榕解度低于10 - 3 mo……
……